政策推動下 智慧停車仍面臨高額成本難題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鐘詩倩 2016-10-21 09:17:59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據統計,全國汽車保有量已突破1億7千萬輛,而停車位少于6800萬個。尤其是北上廣等大型城市,停車供需問題尤其突出,例如截至今年1月份,廣州有187萬輛中小汽車,而停車位卻僅有66萬個,停車缺口高達121萬,這成為很多人眼里的“大蛋糕”。
2015年以來全國各地政府都不約而同地開始出臺或即將出臺最新的停車政策,加快推進停車設施建設。陸續出臺了諸如《城市停車設施規劃導則》、《城市停車設施建設指南》和《關于加強城市停車設施管理的通知》,分別從規劃、建設和管理三方面,加強了對停車行業的指導。
在今年5月,發改委則印發了《2016年停車場建設工作要點的通知》,要求各地結合實際情況抓緊制定本地區推進停車建設、加強經營管理、完善停車收費政策、嚴格監管停車服務和收費行為的辦法細則,做好貫徹落實。
年內試點城市完成停車信息數據平臺建設
停車場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問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和物聯網的飛速發展,智能停車場管理系統解決了傳統停車場管理的諸多難題。
此次《通知》強調推動停車智能化信息化,積極推進停車數據平臺建設,促進停車信息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建立基礎數據庫,實現停車數據動態更新、實時共享。促進咪表停車系統、智能停車誘導系統、自動識別車牌系統等高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加強不同停車管理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促進停車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支持移動終端互聯網停車應用的開發與推廣。北京、上海、杭州3個城市作為停車信息平臺試點城市,爭取年內完成數據平臺建設。
各地按實際情況出臺優惠配套政策
據統計,傳統停車場停50輛車,需占1650平方米,而電梯式立體停車場,只需50平方米。同樣50個車位,傳統停車場建設需400萬元,而立體停車場只需750萬元。由于立體停車場成本高、利潤低、收效慢,市場的潛在空間盡管很大,社會資本投資的積極性并不是很高。據測算,立體停車場1個車位的成本約2萬元至4萬元,僅設備一項就需要10年才能收回成本,這還不算維護費用、工人工資、折舊費等。
智慧停車場也是面臨同樣的高昂成本,前期投入費用甚至比一般停車場更貴幾倍。如果普通停車場升級為智能化停車場,其改造上具有較大的難度。普通停車場只是設置了一個出口和入口就好了,但是智能化停車場每個車位都需要感應器,或者重新布置攝像頭這就需將每個車位重新布線,這將是一個浩大的工程。由于經營停車場產業投資規模大、資金回收周期長、投資回報率低,導致社會資本進入的積極性不高。
對此《通知》指出,根據《關于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發改基礎[2015]1788號)、《關于進一步完善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政策的指導意見》(發改價格[2015]2975號),各地結合實際情況抓緊制定本地區推進停車建設、加強經營管理、完善停車收費政策、嚴格監管停車服務和收費行為的辦法細則,做好貫徹落實。
各省(區、市)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簡政放權,積極做好服務,完善停車場建設供地政策,重點解決社會資本反映強烈的停車場審批手續繁雜、建設成本較高等問題,補齊城市公共設施短板,適應城鎮化發展需要。
結語
要促進信息化、智能化管理,首先要提高信息化水平,對各個城市停車設施分布和使用情況進行摸底,建立停車設施信息管理系統。目前,隨著智能化的發展,智能停車場已基本實現數據聯網、停車誘導、車位引導和反向尋車、無人化服務、手機實現車位預定、支付、尋車等功能。因此,左右著智慧停車場建設普及的,除了技術與認知度問題外,最重要的是相關政策的落實與執行效率,能否及時降低經營和建設成本。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