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陳宗年接受媒體采訪,暢談企業創新、高質量發展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天蠶土豆 2018-03-21 08:50:38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2018年全國兩會今日圓滿閉幕。作為新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海康威視董事長陳宗年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提出了多項有關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改革創新、人才建設方面的建議,引發媒體關注。
在接受新華社、中新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日報等媒體采訪時,陳宗年暢談了關于以上話題的觀點和建議。
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最核心要素之一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關于創新,特別是企業創新,陳宗年高度關注,并在兩會上提出了相關建議。
“技術創新已成為企業發展的最核心要素之一。”在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時陳宗年說,創新目的是要有利于企業在市場上取得成功,要圍繞用戶、圍繞市場、圍繞戰略進行創新。每一次“創新”不會一勞永逸,需要持續的創新。
而企業的創新離不開人才,技術的發展也要靠人才去推動。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陳宗年十分關心人才儲備和激勵機制等問題。他在建議中提出,要高度重視人才資源的隱患,主要是人才結構性矛盾和人才來源的問題。大力引進海外人才的同時,要加強本土的人才培養結構優化。
“高科技企業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圍繞‘人’。人才是所有企業,尤其是高科技企業在發展過程當中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因此要在人才的激勵機制方面下更大的力氣。”陳宗年在做客經濟之聲《企業家說》訪談和接受《經濟日報》采訪時均強調了人才激勵機制的重要性,并介紹了海康威視在人才激勵機制方面的經驗。
用數字化技術為傳統產業插上“翅膀”
“中國經濟發展至今,我國企業制造的產品,應該到了以質取勝的階段。”對于我國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陳宗年如是判斷。
當前,隨著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的爆發,制造業、消費等領域都在發生“數字蝶變”。在杭州電視臺北京演播室接受訪談時,陳宗年說,數字經濟是發展速度快、滲透能力強、帶動作用大、創新要素集中、中國優勢明顯、浙江基礎最好的產業之一。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是驅動數字化轉型的中堅力量。他建議,要用數字化技術改造傳統產業,讓這些產業插上數字經濟騰飛的翅膀、搭上創新加速度的“班車”。
在高質量發展中,推動智能化轉型亦是有力抓手。陳宗年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打開了行業的“天花板”,讓大家看到了更大的發展新空間。在新華網訪談中,陳宗年說,海康威視已具備了高質量發展的基本條件,下一階段發展的重點是在質的提高上,主要反映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圍繞人工智能進行技術和產業群布局;二是海康威視要打造成行業內世界一流品牌;三是在拓展海外市場方面,進行全球化布局。
可以說,人工智能已成為當下的熱點,它的發展為諸多行業注入了新動力。作為促進人工智能落地應用的實踐者,海康威視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布局,特別是去年10月發布的AI Cloud架構在兩會期間受到媒體的高度關注。
《上海證券報》在報道中為海康威視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探索打Call:“在AI與行業應用結合方面,海康威視是當仁不讓的先行者。”并寫道,AI Cloud是根據行業的技術演進和業務發展需要,結合物聯網、AI技術的大規模應用而產生的,它不僅僅是技術架構,更重要的是一種行業發展理念,是智能物聯網的基礎設施、數據、平臺、應用等的融合。
評論comment